,2023年深圳科技创新十件大事发布10倍股票配资,“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与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发展”名列其中。
同一天,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同时发文宣布,2024年初特别开展海外英才(青年专项)招聘活动,面向在海外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中从事生命健康前沿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
近年来,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成为“出圈”的明星机构。
2022年,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2023年,颜宁受聘担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2023年,深圳医学科学院宣告成立,颜宁担任创始院长。
2023年,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 Symposium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在发布的2024新年致辞中,颜宁写道:“这一年我们以行胜于言的决心,完成了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去筹成立,迈出了‘探索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由概念到实践的重要一步,在惊叹于深圳速度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深圳温度。卫光过渡场地一期交付使用、医科院-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一体化项目破土动工,为我们在梦想之都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她回顾道:“这一年我们以心有所信的执着,顺利启动‘深圳医学研究专项资金’资助工作,为打通原始创新与临床医学之间无形壁垒探路前行;我们以‘引凤筑巢’、‘科研无忧’的理念,初步构建了面向高端创新人才的引才育才生态,国际著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纷至沓来,实现了人才与事业的双向奔赴;我们‘以会聚才’,举办了五次SMART Symposium学术研讨会,数百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莅临深圳开展学术交流,数千名海内外科研人员和行业精英共聚一堂,智力碰撞,热烈深入地探讨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创新科技。”
据悉,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长期面向海内外招聘各层次课题组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岗位包括:资深研究员(Senior PI, professor level)、高级研究员(PI, associate professor level)、特聘研究员(Junior PI, assistant professor level)。
此次特别开展的开展海外英才(青年专项)招聘活动,重点关注神经免疫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生殖发育与老龄化、生物互作、罕见病和疑难杂症、药理与药学、系统医学、癌症、传染病、神经疾病、系统生物学、物理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
什么样的青年人才适合申请该专项?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以后回国(来华)工作。
深圳医学科学院(Shenzhen 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简称SMART)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组织、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覆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及转化工作,履行科技资源管理、医学科学研究、教育与交流、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职能,通过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生物医药的深圳,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深圳湾实验室部分PI和管理团队合影。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Shenzhen Bay Laboratory,简称SZBL)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以协同攻克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难题为导向,以肿瘤、神经退行性、传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焦点,以IT+BT融合及多学科交叉为特色,开展疾病机理、生命信息、创新药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研究。
延伸阅读:
1、颜宁任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是个怎样的科研机构?
2、深圳湾实验室:以科学家为中心,科研与转化齐头并进
3、颜宁:深圳医科院过渡场地一期完成装修10倍股票配资,“圳”等你来